1 2 3 4

艺
链接工艺美院
党员风采 党建特色项目 党支部工作 党总支工作 党总支简介
党建工作 -| 党建特色项目

“画中有话”——造型艺术学院党员教师特色教学品牌之三

按:造型艺术学院2020年度党总支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以教师党支部建设为主要内容,通过凝练党建特色品牌,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的党员教师队伍。


“画中有话”党建教学品牌,选取著名画作为授课范画,运用“思政+美术”教学方式,将美术“画”作通过“话”语解读,融思想教育于美术作品之中,形成造型艺术学院党员教师“画中有话”党建特色教学品牌。

杨勇智 副教授,造型艺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党小组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公共艺术教研室主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秘书长,山东省雕塑家协会理事,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主要从事雕塑与公共艺术的教学、创作和研究工作。作品《时代丰碑》获第三届琵鹭杯公共艺术“评委奖”《也无风雨也无晴》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百花奖”铜奖;《昨日梵花入梦来》中国雕刻“玉星奖”最佳创意奖;《浮生若梦》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百花奖”最佳创意奖;《天边那片云》第四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寂寞如此美丽》“Dazzle”--2011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讲授课程:湘江北去——大型公共雕塑《橘子洲头》

雕塑作者 黎明,195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2004年至2017年任广州美术学院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副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雕塑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等职。黎明长期从事雕塑创作,2009年,其创作的大型城雕《青年毛泽东》在长沙橘子洲落成,被誉为中国当代雕塑史上新的里程碑。

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形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公元305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橘子洲头位于橘子洲的南端,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橘子洲介于名山城市之间,浮袅袅凌波之上,被誉为"中国第一洲"。

创作背景

毛泽东对橘洲情有独钟,毛泽东青年时代,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时,常与同学好友到洲头搏浪击水,议论国事。1911年春至1925年秋,毛泽东在长沙教学、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经历了叱诧风云,如火如荼的峥嵘岁月,度过了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青年时期,橘子洲是毛泽东青年时期在长沙最为喜爱的活动场所,1925年2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8月从韶山到长沙,9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逗留期间屹立橘子洲,心潮起伏,触景生情,面对奔腾不息的湘江,胸怀激荡、浮想联翩,思考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与前途,他挥就脍炙人口的诗篇《沁园春·长沙》,抒发了济世救民的豪情壮志。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青年毛泽东胸像雕塑

形象塑造

如何把青年毛泽东塑造得更加沧桑、更加刚毅、更加俊朗、更加健硕,一直是作者创作中重点思考的问题。创作历史人物雕像,必须要有足够的图像和文字资料作为参考,因此在创作之初,作者收集和翻阅了大量有关毛泽东的照片和艺术形象资料,有青年的、中年的和晚年的,同时查看了一些影视作品和文字材料。其中,1925年毛泽东在广州的照片引起了作者极大的兴趣,而这一年正是主席书写《沁园春·长沙》的年份。

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参考了毛泽东在韶山、在长沙第一师范、在上海的形象,同时综合毛泽东此后在瑞金、井冈山、长征路上以及延安的照片,把青年和中年时期的毛泽东形象综合起来思考,找出主席形象的不同时期的共性特征,最终塑造出长发飘逸的青年毛泽东艺术形象。在形象分析层面,青年毛泽东一米八几的个头,洁净的皮肤、端庄的五官、健硕的体魄、浓密的头发、微锁的眉毛、深邃的双目、挺直的鼻梁、坚毅而有些秀气的唇廓和带有湖南人特征的方正牙床,还有他宽广的额头等等,这些都是作品必须抓住的形象要素。

人物脸部的塑造,则偏于粗犷硬朗。在作者看来,青年毛泽东不惧风雨,喜欢游泳,喜欢晒太阳,常深入民众,经常到农村调查,体察民情,因此不可能一直白皙,从他的性格来讲,也远非温文尔雅、只会纸上谈兵的一介书生。作者力求粗犷概括这样符合室外大型雕塑的造型语言。人物头发是塑造感情气氛的载体,中国人的头发是黑的,塑造中不仅要有体积感还要有颜色感,这就需要靠形体的起伏、线条的交错叠压、不同的朝向转变和不同衔接来表现。总之,如何把青年毛泽东塑造得更加沧桑、更加刚毅、更加俊朗、更加健硕、更具雕塑的形体化,一直是作者整个创作过程中思考问题的重点,力求在粗与细之间偏粗,在方与圆之间偏方,在软与硬之间偏硬。

伫立于21世纪,回望波澜壮阔的逝去岁月,毛泽东是引领中华民族砸烂半封建半殖民地枷锁,改变中国命运,创建新中国的世纪伟人,作者认为青年毛泽东雕像一定要体现时代的思考的印记,我们今天以比较客观、冷静的态度重新审视20世纪的中国历史,再次肯定毛泽东的功绩,是一种理性的、富于时代价值的思考,艺术家应该具备个人的广阔的思考空间,应有个人对塑造对象的独特理解,应有个人对艺术形式的独立推敲与选择,在当代艺术创作上确应如此。特别是在如此巨大的环境空间的驾驭上,也是艺术家对空间意识和固有思维模式的全面考量。

21世纪重塑伟人毛泽东,作者注重的是毛泽东的气质和神韵的表现,并通过合适的雕塑与建筑语言表现,着重表现一种大气魄、大时代的背景。这个时代,既是毛泽东所处的1925年的那个时代,也是我们当今中华民族泱泱大国逐渐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回应,如此宏伟并带有几分写意的毛泽东纪念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家对毛泽东的理解和纪念,是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的缅怀和对历史的尊重。

 

材料选择

无论是创作如山峦般隆起的伟人胸像,还是其岩石般坚硬的性格,石材是不二之选。确定雕像总高32米,底部作中空的纪念馆,整个基架构造物的首选是钢筋混凝土。山体和雕像外立面的首选则是石料,最后呈现的雕像整体面貌为石雕形象。之所以选择石料,一是石头耐得住大自然的风化,二是跟毛泽东的乳名“石三伢子”相符合。据说“石三伢子” 是他外婆给他取的乳名,长辈们希望他像石头一样,好带、好养、命硬。纵观毛泽东的一生,其命运确实如岩石般坚硬。此外,创作如山峦般隆起的伟人胸像,必然要选择石材。

石料品种的选择,采用的是福建龙岩出产的“永定红”花岗岩。这种灰红色的岩石材质坚硬、色度饱和,颜色均匀,而且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色度显现,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想象。在细雨蒙蒙的春天,雕像因空气中的湿度而显得格外凝重;在绿树成荫的夏季,红灰色与绿色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在万山红遍的秋季,红色的石雕与背景显得更加浑然伟岸;在白雪皑皑的冬天,雕像则显得沉稳壮美。

雕像意义

青年毛泽东胸像雕塑通过伟人文化为橘洲增色,是红色之洲的代表作。该雕塑以1925年青年时期毛泽东形象为艺术原型,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以及与橘子洲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突出表现毛泽东当年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非凡气概。橘子洲的青年毛泽东雕塑,是在一个非常时代、一个非常地点来塑造一个非常人物的重点项目。是长沙当之无愧的城市地标。

曹淑海 助教,造型艺术学院教师第三党支部委员。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二工作室,获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项目主持、城市雕塑资格证持证人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陶瓷艺委会副秘书长。作品参加第十一次、第十二次全国美展并获奖,作品参加美国国际肖像画大赛获优异奖并被收藏,参加美国国家雕塑协会年度大赛获主席奖。《军民鱼水情》《虎贲雄狮》等多件大型城市雕塑立于北京、山东、四川、上海等地。

讲授课程: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群》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而建,由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全体教师共同参与集体创作的大型雕塑园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1995年奠基2000年7月竣工,经过五年的艰苦创作和幸勤劳动,终于矗立在宛平城旁边,成为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全体教师共同参与集体创作(部分作者合影)

雕塑园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和抗日战争雕塑群组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由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碑名。碑高15米,宽8米,厚6.6米,由巨大的花岗岩和压碎的侵略者战争机器残骸铸铜雕塑组成,象征着正义必胜,一切侵略者必将失败。

纪念碑设计非常巧妙,纪念碑上部一块巨大的、方正的、沉重的花岗岩,象征一切反法西斯的正义力量。由于是一个简单的几何体,没有具体形象,采用虚的手法反而引起人们无尽的联想。纪念碑下部采用写实手法,塑造了由于巨大压力而扭曲变形的侵华日军的坦克造型,构成了压碎的侵略者战争机器的形象。

主创人之一郝重海说过,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民族战争,更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类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将纪念碑的主题确立在超越民族意识的国际主义定位上,正义战胜邪恶是构思纪念碑的主题思想。花岗岩纪念碑方正块面与凌乱无序造成了强烈的对比,也营造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很好的承载了纪念碑的主题,使主题得以升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群占地2万多平方米,以《国歌》为主题,按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分为“日寇侵凌”“奋起救亡”“抗日烽火”“正义必胜”四个部分,摆放38尊直径2米,高4.3米的柱形青铜雕塑。整体布局以中国传统碑林形式布阵,以具象写实主义为主,借鉴中国传统雕塑形式来创作,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四组雕塑群按照顺时针方向围绕在纪念碑周围。

第一部分:日寇侵凌。这里展现的是日寇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731”魔窟、“三光”罪孽、山河破碎、腥风血雨、南京大屠杀、虐杀劳工……

第二部分:奋起救亡。这里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华怒吼、万众一心、义演义捐、赤子救国、生产支前、钢铁洪流……

第三部分:抗日烽火。这里展现的是全民抗战的惨烈,血肉长城、复仇怒火,巾帼赞曲、血色童心、铁流激荡、寸土不让、……

第四部分:正义必胜。这里展现的是运筹帷幄,雷阵神威、铁壁铜墙、南国劲旅、痛击日寇,雪地英雄、中流砥柱…

《日寇侵凌-虐杀劳工》 陈科

雕塑群的艺术特色

首先是雕塑园的总体布局。建筑师提出具有传统特色及时代特色的矩阵式布局,以中国传统碑林形式排布开来,庄严肃穆,足以承担起纪念碑的要求。在这一平台上围绕《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的主题,雕塑家按表现内容分为四组,38尊雕塑占据巨大空间,从整体上形成巨大的视觉冲击,具有强大的气场和震撼力。

其二,在每一部分的具体创作中,没有拘泥于具体的历史事件与特定的历史人物,而是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大胆构想,以革命浪漫主义加上富有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来塑造出众多具有时代精神和性格特征的抗日军民的艺术形象。

第三,在具体的雕塑制作中,东西方雕塑语言都得到了深入的实践和探讨。中国民间雕塑手法的应用与西方写实造型在群雕史诗性叙事中完美统一。

第四,在人物景物的造型上,避免出现雷同或重复。每一位参与者在写实基础上结合民间手法发挥个人造型语言特色。群雕众多的柱体在尺度、材料上的统一,使每位参与者从整体构思到具体刻划充分发挥个人的造型语言和艺术风格。

在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写实雕塑历程中,人物之外的物体基本没有位置,或者没有引起重视;一般来说,雕塑适合表现高度集中概括的形象,尽可能简化道具,所谓诗一样的凝练是雕塑家常挂在口头的话语。在雕塑的课堂教学中,静物、风景等现实物体从来不是研究的对象,然而在中国的本士民间雕刻中,景物却是不可缺少的语言要素,它是分割空间、分别场景的道具,也是营造气氛、加强形式节奏韵律的基本成分。比如传统木雕,石雕,玉雕和砖雕等等,但这对于长期浸染于正统写实雕塑中的美院教师来说,并非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尊雕塑综合体都很好的处理了各类物体和人物共同组合而成的空间形体结构,并且将它们化为营造大的构图气氛的强有力因素,成为建立整体黑白影像和轮廓节奏的有机成分。这个确实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群策群力,在发挥集体合作优势的同时,尊重艺术家的个人创作性,走出了一条在集体创作中充分发挥参与者个人风格手法的道路。其自由的创作手法,不仅打破了西方纪念碑的形式语言,建构了带有民族特征的宽广布局,还使得英雄人物融入现实场景之中,拉近了纪念雕塑与观众的距离,是中国纪念性雕塑的重大突破和典型代表,开创了中国现代雕塑史上集体创作雕塑的新篇章。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在集体创作中要求参与者发扬个体特性的合作,它是以艺术家个人的眼睛看待历史、看待现实,以个人手法表达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感受。

《奋起救亡-中华怒吼》 王伟

习近平在2014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牢记历史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大家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

正如艺术家们所说,是整个抗日战争史诗般的雄伟历史激发了每个雕塑家的激情,催化了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今天的而艺术家们借助这样一个大型历史题材,传达出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的观点,因此,抗战群雕不仅仅是一座座历史丰碑,也体现了艺术家对于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传承精神的思考。如同习近平所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文字:杨勇智、曹淑海

图片:杨勇智、曹淑海

 


栏目编辑:   发布日期:2021-01-03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 地址: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邮编:250300
学院热线:0531—89626351  89626356  89626357   邮箱:webmaster@zxys.sdada.edu.cn
鲁ICP备05001953号-1
公安机关备案编号 37010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