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院系:造型艺术学院
任课教师:徐学炳
开课时间:4月4日
授课班级:2020级书法班

一、课程介绍
《草书临摹》是书法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汉魏以来历代草书的书写技巧与理论知识,能对经典草书作品进行细致临摹。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实践与探索。在教学理念上要求直面经典,选取书法史上影响深远且具有开拓性的作品进行学习。为下一阶段开设的《草书创作》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疫情的突然来袭《草书临摹》课程按照预案临时调整,分为两个阶段进行,3月14日—3月29日为线下教学,4月4日—5日启用线上教学。
二、针对线上教学的应对举措
1、课前准备
疫情将学生和教师阻挡在校园内外,但是线上教学却将师生重新汇聚在云端课堂,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正常执行,教师提前参加雨课堂教学平台培训,调整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差异,为学生制定选帖目录,并推荐相关图书如下:韩道亨《草诀百韵歌》、于右任《标准草书》、邱振中《笔法与章法》、卓定谋《章草考》、高二适《新订急就章及考证》。一些列的充分准备为课程的开启做好保障。





课前准备推荐书目
2、借助网上平台,开展云端直播教学
《草书临摹》为实践技法课程。线上授课以雨课堂、腾讯会议直播为主,以微信为辅进行补充教学。学生通过腾讯会议共享屏幕,直观地听取理论讲授、作业点评、观看教学示范。


用视频会议直播的形式组织课堂
3、结合技法课的特性,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丰富课堂内容。


4、师生互动利用网络采用直播的形式演示技法,学生清楚地看到老师笔法的运行,老师即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课堂教师直播笔法示范



学生直播临摹情况
5、与学生的线上互动答疑。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每一位个体的能力和对书法基础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根据学生的的特点结合现有的条件利用微信和会议为学生答疑解惑,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及时总结一天中课中的不足,完善,重难点,通过互动加深影响落实课堂内容。学生作业采取择优分析展示,采取表扬鼓励的方法进行引导。实现了停课不停教,教学质量不下降的教学预定目标。




5、将“双创”“双造”带入课堂
《草书临摹》为技法实践课程,平常的线下课堂更注重于对于学生技法的训练,疫情期间受线上课程条件所限,及时调整课堂理论和实践的比例关系,适当加大理论部分的讲述,借机探索传统优秀文化实践养成的育人新路径,将“双造”“双创”嵌入课堂。林语堂先生曾指出,中国造型艺术的韵律和艺术灵感的来源首先是在中国书法艺术中发展起来的。书法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书写技巧与理论知识,也强调书法艺术作为美学基础,给予其它造型艺术以基本精神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以书法与建筑的意境共通性为例进行讲解,强调中国书法与中华造型艺术体系、中华造物艺术体系相结合,把“双创”“双造”纳入教学实践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6、学生的课后反馈


20书法班长:王福浩
三、作业展示

范祺临孙过庭《书谱》

韩咏辰临《李白忆旧游诗卷》

侯胜超临黄庭坚《诸上座帖》

王奔腾临倪元璐《草书诗轴》

聂照艳临怀素《自叙帖》

解雯辉临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

王福浩临张旭《古诗四帖》

史晟莙临王铎《赠张抱一公草书诗卷》

孙文硕临祝允明《秋兴八首》

王雨惠临怀素《圣母帖》

孙权立临孙过庭《书谱》

杨晨临王铎《临不汝帖》

刘瑞丽临怀素《自叙帖》

秦郡壕临王羲之《十七帖》

宋欣然临王羲之《十七帖》

马一帆临孙过庭《书谱》

李淑凝临孙过庭《书谱》

时祥越临王铎《临张芝帖立轴》

李晓冉临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

胡思涛临孙过庭《书谱》

马冬晴临宋克《唐宋诗卷》

杨紫宸临怀素《自叙帖》

王泊涵临孙过庭《书谱》

张文瀚临王铎《赠张抱一公草书诗卷》

周思瑶临孙过庭《书谱》
文字:徐学炳
图片:徐学炳 2020级书法班
编审:宋佳夷
复审:娄彩虹
终审: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