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新征程,青春献礼新篇章。造型艺术学院团总支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2025年1月中旬,组织团总支成员成立“寻迹泉城”乡村文旅促振兴调研团和“探遗章丘”匠心文化传承调研团两个团队,有序开展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旨在促进现代化乡村建设,挖掘乡村文化旅游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动力,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发展中的活力。

(图为调研团与济南市章丘区石子口村村支书王化伟合影)
“寻迹泉城”乡村文旅促振兴调研团一行7人为深入探索近年来文化旅游业对乡村振兴发展的作用,对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与章丘区两地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村、中国传统村落以及乡村传统文化遗址、乡村特色产业、乡村文化展馆等,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团成员深入梳理了传统村庄向旅游特色小镇转型的发展脉络,探究乡村文旅业如何有效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乡村经济文化发展。

(图为济南市章丘区西苏村村委石丹为调研团讲解村庄发展历程)

(图为济南市章丘区石子口村村支书王化伟为调研团解疑答惑)
调研团成员在与当地村支书、村民委员和村民的交流中,充分了解到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村、中国传统村落等因地制宜发展的特色产业和旅游模式。调研团在走访考察中发现乡村振兴的发展借产业融合的东风,以美丽乡村为载体,优化乡村生活环境,全面提升生活品质和旅游质量,有个性地完整保留连片的空间形态以及周边自然环境,整体保护好乡村千百年来传承的生产方式、邻里关系和民风民俗等村庄特色。这奠定了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基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图为调研团成员线下采访济南市章丘区石子口村村民)
“探遗章丘”匠心文化传承调研团以探寻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非遗文化的相关传承与发展为题。调研团一行7人对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的黑陶文化、龙山文化、葫芦烙画、东平陵城遗址文化等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团成员亲自体验了葫芦烙画艺术以及观摩了黑陶文化非遗传承人张国庆从选料、制坯到雕刻、烧制的复杂工序。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章丘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同时她们还认识到文物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保护这些文物及相关非遗技艺,就是守护民族文化的根基。随后,调研团成员与各项非遗传承人进行沟通交流,了解章丘非遗文化的悠久文化底蕴及发展道路,并积极探索非遗传承与文化旅游产业互促共进的新路径。

(图为调研团成员与济南市章丘区葫芦雕刻非遗传承人李霞合照)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团队成员不仅洞悉了章丘非遗的多元文化、精湛工艺与深厚内涵,还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团队借助专业优势,将实地调研所发现的优势及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相关调查问卷,收集民意,促使章丘非遗融入大众生活,助推地域文旅产业发展,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社会相对接,开拓非遗传承新篇章。

(图为调研团成员体验济南市章丘区葫芦烙画的制作过程)

(图为调研团向济南市章丘区葫芦雕刻非遗传承人李霞问候学习)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团队成员对乡村文旅的整体发展现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保护和传承深有感悟。作为新时代青年,同学们通过探索“非遗+”模式助推乡村振兴,在国家建设的大舞台上挺膺担当、奋发有为,以昂扬的姿态追逐青春梦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文字:赵怡然 李翊绮 於永卓
图片:造型艺术学院团总支
初审:李敏
复审:许威治
终审:李希进